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经济消费水平持续上升,人们对于肉类消费结构逐步开始改善,牛肉的总体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资料图片)
肉牛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肉牛存栏量为10216万头,同比增长4.1%,存栏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巴西;从出栏量方面来看,得益于养殖规模的扩张、养殖技术的提升及下游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我国肉牛出栏量平稳增长。
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肉牛出栏量为4840万头,同比增长2.8%。从需求侧角度来看,2020年我国牛肉需求量为884.27万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6.1%。2021年我国牛肉需求量为930.02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2%。2016-2021年五年间,我国牛肉人均消费量整体呈正增长态势,由4.88千克/人增长至6.58千克/人。
无论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我国肉牛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正向的,但近期出现了肉牛价格下跌导致市场产生较大波动,中小养殖户受损,养牛积极性受挫等问题,业内人士普遍人认为是前两年囤积大量的进口冷冻牛肉临期甩货冲击市场,同时,因为奶价持续低迷,部分乳牛被育肥成为肉牛出售等因素,使得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衡,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
作为中高档肉类消费产品,牛肉以低脂、低胆固醇等营养功能正快速占据肉类消费的主力地位。我国是继美国和巴西之后,已成为肉牛养殖和牛肉生产世界第三大养殖生产国。
肉牛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肉牛生产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对提高我国节粮型畜种比重、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居民膳食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非常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推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近些年,一方面,一些地区将肉牛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进行扶持,中小养殖户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一些养牛的重点大省,如吉林、新疆、内蒙古、山东等地纷纷加大了对肉牛产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激励力度,曾经出现了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甚至县与县之间“抢牛”的情况,一头牛从出生到上市会“游走”于几个省或地区。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结合政府对肉牛产业的优惠政策及活跃的肉牛市场,增大了金融供给的总量,信贷、保险、担保等金融工具组合运用,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金融服务保障。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肉牛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分析:
肉牛养殖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需要从优质牧草的种植和加工、青贮的制作、饲料贮备和配制、配种、产犊、饲养管护、牛肉的加工和销售等方面进行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目前,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门槛较高,投资周期较长,见效较慢,我国目前肉牛养殖的主体从数量上还是以中小养殖户数量最多,规模养殖主体较少,同时,饲料加工和屠宰这两个环节比较薄弱。
肉牛养殖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育种、饲料、疫苗、兽药等行业;中游为肉牛养殖环节;下游主要为肉牛屠宰加工及销售渠道环节。
主要增值环节在于加工屠宰及牛肉制品的深加工。近年来,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业的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规模化企业逐步开展产业链整合经营。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业开始向前端养殖、饲料环节延伸,向规模化、标准化、一体化的现代肉制品加工业转型。延伸产业链注重企业的系统优化能力,在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下,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业不再简单追求扩大生产规模,而是更加注重各个生产环节的配合度和协调性,依靠特色化的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提升盈利能力,规模化进程更加稳健。
肉牛养殖行业与上下游的之间关联性是较为紧密的,上游是下游的发展基础,而下游的发展反作用于上游产业的不断跟进。行业的发展将带动上游行业的发展,本行业的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也将推动农产品种植行业、肉牛养殖行业和疫苗药品生产行业向规模化和市场化转型。同时,上游行业的发展也会影响行业的发展。
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在满足企业自身生产经营需要的同时能够丰富产品线,饲料、畜禽、生鲜肉制品和加工肉制品的全方位发展有利于规避产品类别单一以及行业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肉牛市场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在市场竞争方面,肉牛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市场正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肉牛行业有进一步洗牌的强烈要求,但是在一些肉牛细分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信息化技术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本报告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投资者能够充分把握行业目前所处的全球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具体分析该产品所在的细分市场,对肉牛行业总体市场的供求趋势及行业前景做出判断;明确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对手,了解市场定位,把握市场特征,发掘价格规律,创新营销手段,提出肉牛行业市场进入和市场开拓策略,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想要了解更多肉牛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肉牛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