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你的邻居,xx 房的 xxx,麻烦通过一下 ",这样的微信好友申请最近一段时间屡见不鲜,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面对这样的好友申请,多数人都会选择先通过看看,如果有问题再删除。
(资料图)
不过,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正是利用这种心理,一个新的微信骗局正在全国范围内蔓延。近日,多个地方的网警都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提醒,让广大网民警惕新型 " 邻居 " 骗局,避免因此造成财产损失。
" 邻居 " 骗局是什么?又是如何迅速引起全国网警重视的?接下来就让小雷来好好扒一扒这件事情。
虽然大家都说如今的邻里关系远不如以往密切,不过在我看来只是从线下转到了线上,而且相较于以往的小型邻里圈子,如今通过小区微信群等方式,住户之间的交际范围其实比以前要更广了。
不过,诸如此类的小区微信群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活跃场所,他们通过一些方式拿到小区内的住户个人信息,然后通过手机号码等方式搜索对方的微信号,假装成 " 邻居 " 添加对方为好友,或是混入小区微信群,以此来融入你的社交圈子。
他们的骗术层出不穷,依据具体情况还会有所不同,比如假装业主混入小区微信群的几个骗子,就会突然开始在微信群里表演 " 情景剧 "。先是邻居 A 发问:" 最近脚扭伤了,有什么好的骨科医生推荐吗?",紧接着邻居 B 就回复:" 怎么受伤的,如果严重最好来医院一趟检查下 "。
情景设定完毕,接下来就是两位 " 邻居 " 的表演时间,A 先是无意间透露出 B 的医生身份,然后 B 再适当地展示一些 " 证据 ",以此让旁观者下意识认同他的身份,紧接着 B 就以医生的身份询问 A 是如何受伤的,A 则回复自己是做减肥运动时扭到的。
图源:微博到了这里才是骗子们图穷匕见的时刻,他们的目标不是什么扭伤特效药,因为这种药的销量注定不会高,他们的目标其实是兜售减肥药。在接下来的交流中,A 和 B 通过对方的形式引出一款用水冲服就可以快速减肥不反弹的产品,其中 B 还以医生的身份背书,表示很多邻居和同事都有喝,效果非常不错,接着还放出了产品销售的微信二维码。
不过,因为两人聊天时有诸多破绽,而且整个过程过于迅速,以至于多数人都对他们的真实身份有所怀疑,后续也是确定了两位均是假冒的业主身份,实际上并非小区住户。实际上,这种简陋的骗局,倒也是件好事,骗不到人的同时还能让大家提高警惕,降低后续的受骗概率。但是我们并不能奢望所有的骗局都是如此简陋且易识破的,有些 " 双簧 " 骗局可以用数日,甚至数十日的时间来慢慢铺开,最后再进行收网,这类骗局盯上的就不是几百上千的 " 减肥药 " 钱,而是几万、几十万的资金流动。
此前就有案例,一个高档小区中混入了数个骗子,他们潜伏多日并互相搭台演戏,最终让不少业主都对他们的投资专家身份深信不疑,并且在对方的介绍下入局,将大量资金交给他们的 " 投资团队 " 做投资,在选择性地回报了部分投资并吸纳了更多的资金后,突然集体消失,此时参与投资的业主才发现自己居然受骗了。
图源:百度相似的诈骗案例在最近一段时间被曝光出来不少,大多数的损失都较为轻微,但是也不乏几十乃至几百万的资金被骗,足以让大家对此提高警惕,警醒自己。
小雷的一位朋友,前段时间也同样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小区还未正式交房,目前并没有人入住,这个突然冒出来的 " 邻居 " 是什么鬼?好友申请自然是被拒绝了,但是也让人开始深思:还没有正式入住的小区,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在与小雷讨论过后,我们认为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有两个:一是物业管理公司,二是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在入驻前,有可能会从房地产开发商方面获取到所在小区的业主信息表,随后其内部有机会接触到表格的人,都有可能将这些信息转售给其他人,以此牟利。
至于房地产开发商,手上所持有的业主个人信息则更多,过去也有不少关于房地产开发商售卖业主个人信息的消息传出,比如新房刚交付,紧接着就开始有装修公司的电话打入,介绍各种装修套餐,其消息之灵通,比不少业主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以说,想要完全避免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几乎不可能,那么就只能从自身出发,来防范这些诈骗。
电信诈骗,多数骗局归根结底都是在利用大家 " 贪便宜 " 的心思,高薪兼职、在家兼职、日结、投资、好用的减肥药等常见的骗术,其实都算不上高明,只是以邻居 + 身份伪装的方式出现时,降低了一些人的防范心理进而得逞。
首先要明确一点,如果真的有好事,除非对方与你已经非常熟悉,否则为何要便宜你?就以高薪兼职和在家兼职为例,前者明明可以用对外招聘的方式发布,相信肯定不会缺少应聘者,而且也可以招到更合适的人,根本无需在一个小区里招工。至于后者,在家兼职意味着对所处的地理位置没有要求,那么多数人更愿意将这些兼职留给自己相熟的朋友或是亲人,最后才可能轮到一个素不相识的 " 邻居 "。
投资等骗局同样如此,若是真有可以轻松赚大钱的机会,肯定不会缺少投资方,没有一定的关系、人脉都无法参与,更不可能在一个小区群里四处宣扬,说句难听的话:" 你是刚刚救了他?他居然要带着素不谋面的你发大财?"。
当然,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身处骗局之中,当你身边充斥着这些伪装过的信息时,往往难以去分辨出背后的真相,说不定鬼迷心窍之下真就误以为对方与你意气相投,是异父异母的好兄弟呢。
图源:veer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 天上不会掉馅饼 ",如果真的掉馅饼了,建议先看看有没毒。
此外,在相关的新闻下有网友支招:只要拒绝添加任何邻居和加入小区微信群,不就一劳永逸了?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只是多少有点因噎废食,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并非就是错的,在疫情期间,我们就见到过不少小区业主互帮互助,渡过难关的事件。
将自己完全隔绝于小区的社交圈之外,会让你无法参与到小区的一些事情决策中去,同时也会错过一些重要的通知,此外,当你遇到难题需要找人帮忙时,热情的邻居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我的建议是对自称邻居的申请者进行复核,比如一些人会主动说明自己是 xx 房 xxx 的邻居,可以联系物业进行确认,如果距离不远,可以直接过去敲门询问,坦白告诉对方担心是最近流行的电信诈骗,所以希望确认一下双方的身份,想必多数人都会理解并表示支持。